Sunday, June 15, 2008

婚嫁即景 (1/1/80)

婚嫁即景,步周作人五十自壽詩原韻,見之于大成雜誌去年第67

黎博義1/1/80晚七時
教堂禮罷又酒家,後披紅襖先披紗(裟)。雀局頻開少沙蟹,賀客盈門集龍蛇。

鸞鳳和鳴從古道,郎情妾意蜜麻麻。大衿口才多吉利,敬親一杯新抱茶。

(註) 第一句有沒有去教堂都是可以改作,詩云宜室復宜家。紅褂(中文認為撞聲,而英文文是加強音響ALLITERATION。)跟紅襖沒有分別,更妙。古道有禮行奠雁之說,用禮行奠雁(故鄉中,從前有用鵝代雁成奠雁之禮),則指實不當。從古道原則上,泛指一切褥節繁文,反照時尚蜜麻麻之親熱表情者也。

(後記) 對我來說,我未離開香港來美之前,我父長兄放棄影樓,專門外影拍照,家父行走港大HKU,人稱白頭佬凡十年矣。教堂酒家的結婚程序,應該充分了解罷。寫出即景之艱難處,在無而為有的沙蟹。此可謂不知者,抓破頭皮也想不到,被受點明不值五個仙士。

看官,本篇有著重大風雨欲來的意味,當年胡適用白話文依韻答詩。在新文學的大 前題,周作人大力批判古文的桐城派,一無是處,跟胡適互相呼應。周作人的弟弟魯迅,有可能東渡扶桑求過學,拿住亞Q橫行,的的確確為中國共產黨打了江山,亦為神州無可否認的殿堂人物。我勇敢問一句﹕各位對DON QUIXOTE書的作者,美國人認為A SPANISH NUT的文學看法是否有認識?海內外更無論矣。如此看來文學上,周恩來(人說CHOW AND LIE 統一戰線 UNITED FRONT),在爾來的年月,統戰乃至敵人分化,中間人士變為同情者,進一步成為支持者,便大行其道了。也許,有人認為在下將眾人作炮灰去洗腦。那末,讓我給大家一個歷史性的交代。炮灰跟洗腦是韓戰的詞典,士兵跳了進去炮彈打過來下陷處,仍然是化骨揚灰 CANNON ASH,於炮彈再次打下之地方。標榜的人海戰術,敵不過火海戰術。至于洗腦,是中共對待戰俘洗腦BRAIN WASH,聚說紛云,天花亂墜。大概不知其借用源自天主教CATHOLIC,平日有信徒(通常多過一人)神父面前懺悔CONFESSION,神父左耳入右耳出也罷。然而,將答話懺悔成為白紙黑字,以為割辱苦痛,錘喪心菲,扭轉人格之把柄方式,受害者在所難忘,神經錯亂,生死邊緣之事。其實,神州之內,所有唸過幾年書非黨徒的知識分子,每人都依照國家要求 ,寫自傳連帶對人民悔過書。韓戰國內捉拿匪特(50年初)時間,寧枉殺死一百,不放過一個人。依愚見韓戰發生,毒病害老毛連續完成於A CONBINATION OF借刀殺人之計。在赤化世界的宗教意識裏面,赤縣每個人,先前是百姓放在銀行的,不由自主地丟了,都是要命地分擔每一個三百多美元的炮彈,等等軍用物質。講到中共空軍,明明MIG機能好、速度快,卻每每吃虧為美機師所打下,原因是不是貪生怕死?留待下回分解。只是民間所搜刮得的一飛機、又一飛機的黃金,早就要往莫斯科飛送。飛送之不足,原本 的糧食物品,便還債為先,,無數人民,糧食少得可憐,肥腫難分,行起路來,都是有問題。到了中蘇(稱與西方和平共存為蘇修)決裂為甚。美國黑人共生軍,黑豹黨是毛派別動之眾人,拿傳媒做勢拿錢,怕死貪生之流亞。而走派往古巴的兵,從未思索離開防守回家的一天。

倘若有人認為在下難以自圓其說IRRELEVANT,自我吹牛BULL SHIT。 假如二十年前拿出來比較,先前的留學生跟中國,國情的關係點滴,一個無名之輩,是可以語驚四座的。由於一個跟學術世界,沒有一點關聯,寂寂無名的人,生活 見愁,成了名,執住筆桿子,還比不上執住掃桿子的得著。自在優遊,遊戲人生也罷。。。諸君,愚有歷史情結。余深信放在腦袋的書箱裏頭,即使多少年來沒有讀 書,已經把上說一胡二周框著。還可以說單獨一件事,作為留學生駐美國大使胡適之誤國。中共也接近犯這般錯。。。此外,阿奇生阿奇,胡鬧出來已近萬的紅樓夢 紅學家,智質低下,沉悶,沉溺于胡適之指引下入木(文學的死胡同)。而不自知者也。

追 究原因,畢竟是他們引發白話文的宏圖,摒棄桐城派古文規範,其中桐城最愛,文章起乘轉合之法,彼指作科舉八股文之遺毒,一腳勾消。殊不知世界上,所有文章 作法,無論開門見山,借賓定主等等,原則上還要緊抱,有形無形的起乘轉合,若非如此,一首詩便難點題了。他們本身早具古典文學根底,而其徒子徒孫徒得得, 小學大問題,競於考據詞章,自大得意洋洋,腳踏孔乙己,高舉紅樓夢白話文的幻泡影。只可惜,成就就算讀破一兩本,甚麼甲脂等等胡說的指導書,跟英國文學連 鼓邊打不上去。說老實,單獨一句話﹕他們看錯書了。此外,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本意,從清客(傍友)虛偽點題石碑,清濁自分流,所以讓主人賈政高興 ,好好裝備寶玉有餘地矣。更從詩社,禪意體會,香菱心悟,成林眾詩,配合人格,度身量造,高下分明,詩學入門,細微枝節,與人點題,睡醒得著(藉香菱乃能入詩社者也。)。。。他們領會了媽?假使他們其中有一人領會了,起碼表達其作品以詩,並無問題也罷。 黎博義1/25/08後記載論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